雄远文化|书香浸润心灵 阅读丰富人生——广东雄远律师事务所举办读书分享会
日期:
2023-11-01
浏览次数:
32
为了更好地培养大家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丰富内心世界,增强文化素养,营造律所文化氛围。
今天下午,我所在多功能会议厅举办“书香浸润心灵·阅读丰富人生”读书分享会。
大家分别介绍了自己阅读书籍的主要内容和心得体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性案例》—人民法院出版社
书目简介:该书是讲授证据运用的实务型教科书,立足我国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既有规定,涵盖证据运用基本知识和实务操作要点。通过数百个真实的“小案例”,针对全书的具体知识点,包括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的审查判断技巧,进行深入阐释。读书心得:该书在宏观中全面介绍证据运用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则、基本环节和基本方法;在微观中详细辨析不同诉讼领域理解与适用证明责任、证明对象、证明标准的差异。通过阅读,全方位提升了我理解、分析及运用证据的能力。
书目简介:本书汇集了作者研发讲授的八门公诉课程,凝结了作者22年办案实践、理论研究、教育培训的心血和感悟,既有公诉之术,更有公诉之道,内容丰富,观点新颖,见解精辟,对检察理论研究具有参考指导价值,更有助于促进检察人员规范司法办案,提升办案技巧,转变司法理念,提升检察公信力。读书心得:至今我从未看到哪个承办人在汇报案件时运用三阶层论来论证案件定性,还有期待可能性、常识主义刑法观、复数行为、量刑反制定罪法、民商审查先行机制等刑法理论更是从未触及,这些理论研究成果从未在他们的办案实践中得到运用,确实非常遗憾。
书目简介:《酒国》是莫言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因为涉及到了比较残忍的虚构情节,还曾经被出版社退稿。这本书的构思来自于莫言在报纸上读到的一个陪酒员的自述。本书虚构了酒国这么一个矿山城市,写的是上世纪90年代非常严重的公款吃喝现象,是一部尖锐的社会批判小说。读书心得:普遍认知中,我们往往认为人性困境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即如果人生存的物质条件、文化水平普遍得以提高,人性的困境问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了。但莫言在《酒国》中,似乎想表达人性的一种永恒困境,即使是在生存条件得以极大优化,酒国市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还创造了解释这种物质文明的精神文明,以及看似完善的体制之后,人类依然走不出人性的困境。
书目简介:该书以“药家鑫案”“许霆案”“黄碟案”等曾引发社会广泛争议的案例为研究“标本”,以法学家的理性、敏锐和洞察力,从那些被人们、甚至法律人有意遗忘、主动省略或懒得验证的但却至关重要的情节和事实入手,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思考和结论,极具启发意义。读书心得:以往关注事实与道理,现在加上一个是非,涉及价值判断,非常中肯。价值判断,就是立场,更是为人之根本,否则,会成墙头那根草。
书目简介:本书不仅有扣人心弦的间谍情节,有关伊拉克战争的详细介绍,美苏各类武器科普,各国之间的政治博弈,宗教派系争斗等,还包括跳伞教学、密码破译、反侦察、特务招募、核武器制作、心理学……可谓包罗万象。读书心得:我读过许多西方政治小说和惊险小说,但从来没有像读福赛斯的小说那样,使人产生淋漓酣畅的阅读快感。读书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有的书,夜里读过,翻一个身就忘,连一个好梦也没留下;有的书,一旦读过,多年也忘不了,因为那部书不仅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而且各类时事新闻不时提醒你,它的内容超越了时间和空间,预判了所有人的预判……
书目简介:《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围绕北魏兰陵长公主在婚姻中遭遇丈夫不忠和家庭暴力,流产致死,这起“殴主伤胎案”,代表皇室旨意的门下省官员和以尚书三公郎中为代表的汉化官僚集团针锋相对,就如何处置驸马和与此案相关的四个平民展开激烈斗争。读书心得:这本书以公主的死亡事件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了中国法律史的方方面面,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演变和发展,特别是法治与人治的区别,以及法律对社会和政治的影响。不仅仅是叙述法律的发展历程,更重要的是揭示了法律与权力的复杂互动关系。帝王们通过制定法律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而法律也成为他们行使权力的工具,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法律在权力斗争中的角色和影响。
书目简介: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读书心得:以道德和礼仪代替法律的社会,人性之“阳”被夸张扩大,人性之“阴”却无法管制,导致制度一步步走向僵化。无论有多少杰出的人才出现,制度上的缺陷如不弥补,终究走向失败。这也是必须建立法制社会的原因。
书目简介:以“变通”为出发点,分别从生活,人际,处世,工作,得失等人生的各个方面阐述了变通对我们的重要性,同时,本书通过富含哲理的论述与经典故事的宗美结合,使得本书极具实用性。每当我们处干不同的境遇时,《变通 受用一生的学问》教你学会如何变通,谋求一个和平共处的环境,用精湛的技巧有效地解决人生难题。读书心得: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通过作者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生动的故事,读者可以学习到许多实用的技巧和方法,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书籍中的知识。无论是学生、职场人士还是普通读者,都可以从中受益匪浅,受用一生。不变的是原则,万变的是方法;水“流”不腐,人“变”不输。灵活应变,才能路路畅通。
书目简介:《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读书心得:《围城》的象征源自书中人物对话中引用的外国成语,“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又说像“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但如果仅仅局限于婚姻来谈“围城”困境,显然不是钱钟书的本意。“围城”困境是贯穿于人生各个层次的。后来方鸿渐又重提此事,并评论道:“我近来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感想。”这就是点题之笔。钱钟书在全书安排了许多变奏,使得“围城”的象征意义超越婚姻层次,而形成多声部的共鸣。
书目简介:《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原译为《Educated》,自传体小说。故事讲述塔拉·韦斯特弗的两段撕裂人生。一个十七岁前从未上过学的塔拉,从小就在废料场的破铜烂铁中劳作,被偏执狂父亲洗脑,被哥哥残酷虐待,反复经历迷茫与崩溃,但她没有屈服,不断坚持自学,超越自身限制考入大学,走出大山,打开了另一个世界,最终拿到剑桥大学博士学位,为自己的生命创造了无限可能。读书心得: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一个是过去的自我,一个是现在的自我。要真正成为现在的自我,更好的走向未来,那必定要对过去的自我进行全方位审视和批判。这其中,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必定夹杂着一系列与你相关的人和事,甚至是过去的信仰。
书目简介:《人世间》以北方某省会城市一个平民区——共乐区为背景,刻画了从这里走出的十几位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人生,展示波澜壮阔的中国社会巨变。读书心得:《人世间》展示了从文化大革命到2016年近五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贯穿其中的,既有中国社会发展的“光荣与梦想”,也直面了改革开放进程中普通的工人阶级面临的艰难和困顿。即使没有亲身感受那些年代的人,也可以通过这本岁月的教科书穿越至那个淳朴热情的时代,感受芸芸众生的酸甜苦辣,感受一个个普通人平凡不平庸的生活态度。可以说,这是一部关于苦难、奋斗、 担当、正直和温情的小说。
书目简介: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立案例指导制度 的司法改革措施,最高人民法院于2010年11月26日印发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最高人民检查院于2010年7月30日印发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两个规定的出台,标志着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初步确立。为了准确把握案例的指导精神,切实发挥好指导性案例作用编写了本书。读书心得:作为法律统一适用机制,案例指导制度对司法过程及立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规范自由裁量,统一法律适用;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增强司法认同,提升司法权威;弥补立法不足,推动法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