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0-3461-8166

电信诈骗犯罪取款行为的定性研究

日期: 2022-07-11
浏览次数: 22

电信诈骗犯罪已成近年高发型犯罪,帮助取款人作为其犯罪链条中最后一步,协助电信诈骗实施者转移与处置赃款。但现行法律法规未明确规定帮助取款人取款行为的性质,致使司法实践出现同案不同判现象。为准确认定取款行为的性质,从客观要素角度,应当识别取款行为是否与电信诈骗实行行为存在因果关系、取款人何时参与电信诈骗犯罪以及犯罪何时既逐;从主观要素角度,应当识别帮助取款人是否明知电信诈骗犯罪以及是否与电信诈骗实施者事前通谋。准确识别以上要素后,再结合共谋共同正犯理论与帮助犯理论,认定取款行为的性质。

电信诈骗犯罪取款行为的定性研究

电信诈骗犯罪取款行为的定性研究

电信诈骗犯罪取款行为的定性研究

电信诈骗犯罪取款行为的定性研究

电信诈骗犯罪取款行为的定性研究

电信诈骗犯罪取款行为的定性研究

电信诈骗犯罪取款行为的定性研究

电信诈骗犯罪取款行为的定性研究

电信诈骗犯罪取款行为的定性研究


Case / 相关案例
2023 - 10 - 19
《刑法修正案(十一)》第十四条的规定,将“自洗钱”行为单独入罪,填补了我国反洗钱工作的立法漏洞,但尚需进一步解释“自洗钱”犯罪的主客观要件。在主观构成要件认定上,需要重新明晰其与上游犯罪的共犯认定标准,摒弃合谋时间点要素,明确其上游犯不存在主观上的牵连关系;在客观构成要件认定上,应在“自洗钱'入罪的语境下重新明确自”自洗钱“为的类型,并在上游犯罪实施者同时触犯洗钱罪与掩饰、隐瞒类相关犯罪时...
2022 - 07 - 11
审判阶段辩护词精选
2022 - 12 - 15
近年来我国家庭暴力受害妇女“以暴制暴”案件频发,但我国司法实践以传统正当防卫理论为基础直接将受害妇女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论处。笔者以家庭暴力区别于一般侵害行为的特殊性为切入点,对比分析故意犯罪说以及受害妇女综合征理论,对家庭暴力语境下的正当防卫行为
扫一扫,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19 广东雄远律师事务所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